当前位置:首页 > 肉文辣文 > 宰执天下

正文 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(14)

    “……参政可是想要让棉布代替绢帛做军袍?”

    见韩冈说得言辞凿凿,向太后沉默了片刻,才再一次向他确认。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韩冈很肯定的点头,“棉布比丝麻更厚重,比丝麻更细密,比丝麻更加耐用,比起绢帛做成的军袍,棉布军袍更为持久耐用,”

    “但朝廷要将下发诸军的成衣和衣料换成棉布,那可要数百万匹之多!”

    大宋的马步禁军,无论是冬衣,还是春衣,除了脚上的麻鞋之外,其余从里到外,几乎是绢绸所制北部区域的生产能力。

    注1:宋代的军装分为春冬两式,马军、步军各自式样不同,每年有时会下发成衣,更多时候就下发布料和丝绵里料,着官兵依照体例自行裁剪制作。

    据仁宗天圣七年大理寺裁定的诸军衣装供给标准的规定:

    春衣:

    马军七事:皂绸衫、白绢汗衫、白绢夹裤、紫罗头巾、绯绢勒帛、白绢衬衣、麻鞋;

    步军七事:皂绸衫、白绢汗衫、白绢夹裤、紫罗头巾、蓝黄搭膊、白绢衬衣、麻鞋。

    冬衣:

    马军七事:皂绸绵披袄、黄绢绵袄子、白绢绵袜头裤、白绢夹袜头裤、紫罗头巾、绯绢勒帛、麻鞋。

    步军六事:皂绸绵披袄、黄绢绵袄子、白绢绵袜头裤、紫罗头巾、蓝内搭膊、麻鞋。

    以上是‘不系军号’军服,并不标示部队番号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‘系军号’军服,如捧曰、天武等军的绯绸衫子,神卫、渤海等军的紫绸衫子,龙卫、吐浑等军的紫施衫子,而御前班直,更有锦袄子、褙子和皂罗珍珠头巾作为‘系军号法物’。
Back to Top